《荆轲刺秦王》影评

本片的剧情在史书记录上有所发挥,将刺杀的“阴谋”变成“阳谋”。秦王和赵姬成为电影的两条线索,二者有着共同的特质——理想主义。

影片开头,韩国画工进贡四海归一图时,嬴政的一席话道出了他们共同的理想:“到处都建立郡县,让清廉的官吏来管理,让遍地都长满了禾黍,百姓可以安居乐业,把驰道修到边疆,把长城筑到远方,匈奴和四夷进犯时,挡住他们的马蹄……”

二人的理想主义有着不同的方法论支撑。秦王嬴政代表着极端现实的理想主义,脚踏实地地努力,敢于为理想做出巨大的牺牲(逼死父亲、杀死弟妹、坑杀赵国儿童),也正是由于不择手段,一点一点进入众叛亲离的境地;赵姬则拥有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,憧憬着消除战乱、天下大同,百姓幸福安康,身体力行地救赵、策划刺秦,却没有做成任何一件事。

两种理想主义从相容到分离而至最终的冲突,构成了整部电影的骨架。刺秦从最初嬴赵二人约定的计谋,到货真价实的刺杀,推动全片进程的,正是两种理想主义方法论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。

“轲取图奏之,秦王发图,图穷而匕首见”

刺秦的匕首在电影中出现过两次。第一次是赵姬随太子丹离秦时,嬴政送给赵姬:“收好,防身用的”,标志着现实的理想主义与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开始分道扬镳;第二次出现则是在太子丹与荆轲演练刺秦时,由赵姬提议放入督亢地图中作为兵器,标志着两种理想主义的冲突。匕首是刺秦的工具,更是两种理想主义之间矛盾的见证。编剧为匕首在《史记》的基础上增加一次出镜,一方面通过伏笔增强了情节的内在逻辑,另一方面也赋予匕首符号化的象征意义。

本片的另一主角——刺客荆轲,由于刺杀盲女一事落下的心病,具有看清现实的能力,却怀着乌托邦式的理想,一直在两种状态间挣扎。救偷水的孩子时甘受胯下之辱,却坚持自己的原则——不杀;赵姬去救赵时,荆轲说“你救不了赵国,但还是尽力去做吧”;刺杀一事也是自知嬴政有所准备,自己不会成功,却坚定地实行。

不同于赵姬的从看问题到行动的彻底乌托邦主义理想,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乌托邦理想,赋予影片“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的悲壮。刺杀失败后荆轲的笑,既是对秦王有所准备的嘲讽,也是感慨自身过于乌托邦的理想终究会败在现实下,对于以死终结自我矛盾感到解脱。